作者: 焦同帥 劉永霞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0-08-21 09:34
初秋時節(jié),記者來到鄄城縣左營鎮(zhèn)丁楊寺村舊址,昔日房臺高筑的小村落,如今已經被復墾成良田,238畝南瓜長勢良好,即將上市。 丁楊寺村與黃河近在咫尺,是出了名的“水窩子”,為防水患,村民家家戶戶“房臺”高筑。2018年9月,易地扶貧搬遷,丁楊寺村村民集體搬遷至左南社區(qū),告別了與黃河為鄰的日子,丁楊寺村舊址便被復墾成耕地。
住上了新樓房,村莊舊址復墾成良田,村民李玉國在高興欣慰的同時,心中又有著一抹淡淡的鄉(xiāng)愁。這里是他從小生長的地方,這方土地畢竟承載了他太多的記憶??粗兂闪继锏拇迩f,李玉國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,承包下這片土地“厚植”鄉(xiāng)愁。
“當時我并不是心血來潮,這片土地養(yǎng)育了我們,也一定可以‘育’出我們的事業(yè)?!崩钣駠f。
李玉國和兒時的伙伴共同出資,承包了村莊舊址復墾而成的土地,并于2018年11月成立鄄城縣冠騰種植養(yǎng)殖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,2019年春天播種上了大豆。
“因為第一次大面積種植,沒經驗、沒技術,大豆的收成并不好,算上人工費和各種開支,我們賠了將近20多萬元?!崩钣駠f。
在總結失敗原因時,大家一致認為缺少技術才導致了大豆的歉收。去哪里請農業(yè)方面的技術專家呢?正當李玉國他們幾個一籌莫展的時候,李玉國的父親發(fā)話了。
“我父親一位老教師,他讓我們去找他的學生史慶華。”李玉國告訴記者。
史慶華畢業(yè)于浙江大學,獲蔬菜學博士學位,現為山東農業(yè)大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山東省現代農業(yè)產業(yè)技術體系蔬菜創(chuàng)新團隊崗位專家,他的老家也在丁楊寺村。當李玉國打通了史慶華的電話,告訴他緣由,史慶華便一口答應回老家提供技術支持。
不久,史慶華特意趕回老家,檢測了土質后,建議李玉國種植一個南瓜新品種“甜蜜一號”。這個品種耐貧瘠、抗病害,非常適合在復墾的土地上種植。
“南瓜不僅方便貯存,而且貯存時間長,一個成熟的南瓜放上三四個月都沒問題,放的時間越長,綿甜度還越高?!崩钣駠f。
今年4月,在史慶華的精心指導下,李玉國他們種下了“甜蜜一號”南瓜。在種植前期,需要大量人工覆膜種植和除草,南瓜結果后便不需人工可刻意打理。
從種到收,“甜蜜一號”南瓜的自然生長周期為160多天,整個生長過程不需要農藥、化肥,所以,結出的南瓜綠色無公害,是純天然食品。
“種植前期我們只用過一次有機肥,后期只要勤澆水就行了?!崩钣駠f。
說到給南瓜澆水,這也曾是李玉國他們最頭疼的一件事了。丁楊寺村舊址地勢高,雖然毗鄰黃河,看似唾手可得的黃河水,卻引不到田間地頭。
“鎮(zhèn)黨委政府非常支持我們搞種植,專門給我們打了4眼機井,現在用上了滴灌,澆水很方便?!崩钣駠f。
徐福勤是丁楊寺村村民,看到李玉國他們幾個在村舊址上種南瓜,便過來幫忙。徐福勤每天都會圍著這238畝土地轉上一圈,哪片地的南瓜最大、最多;哪片地的南瓜該澆水了,他都了如指掌。
徐福勤指著不遠處對記者說:“我家以前就在那個位置,現在我們搬到新樓上去了,環(huán)境比以前大變樣,以后的好日子還多著呢?!?/p>
李玉國告訴記者,南瓜的長勢非常好,再過20天的時間就可以上市了,目前,他們已經聯系到了客戶,待南瓜成熟后,他們過來品嘗,然后確定購買量。
“我敢保證,只要客戶吃過我們的南瓜,肯定會大批量購買。”李玉國信心滿滿地說。 記者 焦同帥 通訊員 劉永霞